Hi, 休息吧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频道首页  |  活动动态
总决赛 > 大学 > 正文
那些不被人看见的“他们” | 大学组
作者:陈雪    日期: 2020-10-05
“No person is an island”。第一眼看到这句话,你会想到什么呢?

10月5日,第25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天的半决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演讲的主题是“No person is an island”。选手们从个人经历出发,落脚于社会问题和热点,聚焦弱势群体,切入的角度兼具深度和广度。

来自浙江大学的王修齐从朋友被性骚扰的经历说起。当时,周围的人非但不同情,反而将责任归咎到女孩自己身上。王修齐认为,正是这种“受害者有罪论”使得被性侵的女孩们成为了一个个“孤岛”,得不到援助。直到最近几年,受害女性们才终于得以团结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Just like dotted islands, people are channeled through communication,” 王修齐在演讲中说到。


王修齐 浙江大学

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叶芃萱将目光聚焦到了老年人群体身上,因为她曾经目睹一位老人因为不会手机支付,在结账的队伍中窘迫地掏出皱巴巴的纸币,硬币也散落了一地。老年群体似乎已经被现代科技远远抛下,他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疫情期间也没有健康码,寸步难行。他们渐渐变成了一座座“孤岛”。

叶芃萱生动地道出了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鲜明对比:“In recreation, the young laugh with their fingers flying on the screen while the old need a long time to squint at the screen and figure out how to download music for their square dancing.” 她说,在我们向5G和VR大步迈进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帮扶一下这些几乎已经与科技绝缘的老人们,帮助他们慢慢学习和适应,“letting no one float alone”。


叶芃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厦门大学李佳浩的演讲,一开头就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Have you ever heard of Spiderman, Superman or Batman? Well, nowadays there is a new type of person called ‘Keyboardman’.” 李佳浩分享了自己在网上遭遇“键盘侠”的经历,他认为,互联网虽然让人们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却无法改变固有的偏见,无法逾越观念的差异。每个人看似关联,触手可及,其实却都只是屏幕后面的一座座“孤岛”。李佳浩呼吁大家放下偏见,学会理解,心怀着爱去看待这个世界。


李佳浩 厦门大学

来自曲靖师范学院的陶纪元将关注点落脚于残疾人群体。他开篇提出疑问,为什么在英国旅游的短短几天时间里遇见的残疾人似乎比他在中国这么多年见到的都多?他的结论是:国内的残疾人设施不够完备,使得残疾人群体很难走出家门与外界建立联系;人们对待残疾人的冷漠态度或许也是导致他们闭门不出的一个原因。他们就这样成为了一座座“孤岛”。“This separation created a Berlin wall between the able-bodied and the disabled. On one side is us, on the other side is them,” 陶纪元在演讲中说。


陶纪元 曲靖师范学院

来自东华大学的陈若仪自己就曾经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她小学时因为酷爱读书,疏于跟人交流,被同学们贴上了“nerd”的标签,没有人和她做朋友,她觉得当时的自己就是一座“孤岛”。长大后,她学会了与人沟通,但是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过于紧密就会失去个人空间。所以,当很多选手都用了“continent”这个比喻来与“island”相对应时,陈若仪则颇具新意地选择了“archipelago”这个词,因为她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one of a group of islands”,既相互连接,又彼此独立。


陈若仪 东华大学

Loading ...
Loading ...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