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休息吧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频道首页  |  活动动态
大学演讲比赛 > 2020 > 正文
南外上外双姝闪耀 中国选手出征国际公共演讲比赛
日期: 2021-03-23

2021年3月21日下午,2021IPSC国际公共演讲比赛中国国家队选拔赛在中国日报社举行。第25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 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选手,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卢洁、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杨忆澄以及第18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高中组)选手,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王心怡,和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葛婧展开了一场高手对话。

经过两轮的激烈角逐,王心怡和杨忆澄力压群芳,获得了代表中国青少年参加2021国际公共演讲比赛的两张入场券。

 
王心怡(左)、杨忆澄(右)将代表中国出征2021国际公共演讲比赛。

王心怡在自己的演讲中抛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你只能记住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你会选择记住谁?”通过问题引出了她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外公的故事。为了照看生活无法自理的外公,他们在家里安装了监视器。这种方式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世界从而变得更小了。为了让外公的大脑变得活跃,心怡教外公使用手机,让外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外公的世界从而变大了。王心怡演讲中一大一小的变化完美契合本次的主题“The world is bigger and smaller than it’s ever been”,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打动了观众和评委,获得了一致好评。

杨忆澄的演讲里则谈到了网络教育的现状和教育不公平的现象。通过慕课和SPOCs等网上教育平台,全球各地的人都能相聚一起学习,有机会获得同等的教育。然后,数字鸿沟成了一道巨大的障碍。如何解决这个障碍需要每个人、每个政府的深思和参与。杨忆澄的演讲组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实,充满激情,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清华大学外文系系主任吴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部长吴敏苏、外交学院教务处处长、英语系教授石毅、中国日报资深外籍编辑John Nicholson组成了专家评审团。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社总编辑曾庆锴、中国日报社21世纪英语教育传媒总经理王蕾出席比赛并为获奖选手颁授国家队队服。

曾庆锴总编辑代表“21世纪杯”组委会对出征选手送上寄语。他表示:现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在观念和了解上仍存在巨大的鸿沟,年轻一代具有无限潜力,应承担起桥梁的作用,以加深各国之间的了解、消除误解为目标,说出中国故事、为中国发声。

吴霞教授认为国强少年强,中国选手在国际舞台优势明显。“中国国力日益强盛,全世界都关注中国,在这个比赛上也是毫不例外地,大家都非常关注中国选手。”

吴敏苏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的语句鼓励选手:“中国青少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

石毅教授从演讲技巧方面知道选手,表示公共演讲要有感而发,从小到大。讲中国故事时需要运用很多策略和技巧,逻辑通顺、重点突出在演讲中非常重要。

“21世纪杯”双料冠军,2019年IPSC国际公共演讲比赛全球6强陈逸贤学长也为两位即将出征的选手送上了祝福。他表示,当讲稿件已经打磨得很完美,演讲准备得很充分时,自信和气场就是比赛中最重要的部分。另外,在演讲前,我们首先要convince ourselves,只要让自己信服,我们就能做到让观众信服。

“国际公共演讲比赛”(IPSC,全称International Public Speaking Competition)由国际英语联合会(ESU,全称The English Speaking Union)创办于1980年,每年汇聚来自世界来自50多个国家16至20岁的青少年选手,展示了国际青年高水平的公共演讲能力,同时也将演讲、文化交流和友好竞争融为议题。2020年度由于疫情,赛事停办;2021年赛事重启,将于5月10日-14日以线上形式进行。

国际赛半决赛和总决赛的已备演讲主题分别是“The World is bigger and smaller than it’s ever been”和“The best route to change engages all voices”,届时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将同台竞技,针对这两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